金年会金字招牌

高效协同 全线联动 中央企业为全产业链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06-30

       产业链协同复工达产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并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受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影响,如何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2020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视频会议中提出“三稳四保一加强”的工作要求时强调,要稳产业链,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龙头牵引作用,打通供应链、协同上下游,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影响力带动力和全产业链优势,用共赢理念为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在保障就业民生、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打通堵点协同优化

       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中央企业除了自身坚持常态化防疫、抢抓工期外,也加速释放产业链能量,多策并举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单位通力合作,优化布局,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核集团中国铀业突破发展瓶颈,抓住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天然铀产供销储一体化体系能力建设,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运营管控团队,积极把握国际市场天然铀价格的波动变化,拓展国际市场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加速退出低效高风险的贸易业务,加快向环保产业、地灾治理等优势产业转型。今年4月至5月,中国铀业各单位新签销售和市场服务合同42亿元。

中核集团中国铀业技术人员工作现场

       日前,由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通过航空工业成都所、中航无人机系统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实施,圆满完成了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该项目通过赋能无人机平台,解决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瓶颈难题,促进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航空工业集团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航空工业“翼龙”飞行前系统联试

       近日,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就已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展开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发布中国商飞供应商开发需求指南、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成立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联盟等,共克技术关、共建产业链。截至目前,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中已有数十家企业与中国商飞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一大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大飞机产业发展,打造了央地融合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协作的典范。

       为解决煤炭行业的诸多痛点问题,6月18日,中国移动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阳煤集团、中煤科工、华为公司等70多家单位成立5G智慧矿山联盟,并在阳煤集团新元煤矿正式落成国内首座5G煤矿,实现了煤矿智慧化管理。5G智慧矿山联盟以“5G赋能产业,合作生态共赢”为愿景,联合各方力量构建智慧矿山合作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导资源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行业产业链持续稳定发展。

       重点工程辐射带动

       作为主力军、国家队,中央企业在产业链上处于关键环节,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央企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协调推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产业链顺畅运转。

       越是形势严峻,越考验战略定力。中国海油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积极应对低油价挑战的同时,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一系列重点油气开发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包括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完成首口开发井作业(P2-3),我国最大水深海底管线铺设项目首阶段完工(P4-5)等等,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据了解,陵水17-2气田预计2021年投产后将稳产十年,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中国海油陵水17-2气田开发钻完井项目

       中国大唐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化新能源材料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加快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完善与协同,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从困局中走出来。“昆明文笔山二期风电项目如期投产!”“黑龙江威虎山二期风电项目如期投产!”……砥砺前行的中国大唐,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复苏。以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其包含塔筒、叶轮、刹车系统、偏航系统等近400个设备零件,涉及到上下游大大小小各类型制造业企业。中国大唐与相关企业协同共生,推动了产业链条上各方的共赢。

       为进一步落实“六稳”举措和“六保”任务,国机集团北起院5月8日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抢抓工期进度,全力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5月8日至今,北起院起重工程事业部共进行17次投标,完成15个项目的图纸设计、15个项目现场的道路勘探、9个项目的吊装、16个项目的指导安装、19个项目的安装调试、22个项目的售后培训与维保、11个项目的工程回访等任务。仅一个月时间,人员出差、项目对接次数达100余次。

国机集团北起院生产车间现场

       中交集团深中通道项目全面推进,为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提供有力支撑。深中通道是集“隧、岛、桥、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囊括多个“世界之最”。目前,中交集团近4000名工作人员分布在西人工岛、桂山岛、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等作业区,565台(套)大型设备正在紧张忙碌,“大兵团”作战的局面已经形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推进大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发展。

       海外项目平稳运行

       中央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境外单位分布在185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央企业海外项目勇挑大梁,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保障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平稳进行。

       当地时间5月28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达1250吨的杜瓦底座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拉开了ITER主设备安装的序幕。这是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疫情严峻时期“逆行”法国,“核”力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其起吊重量和安装精度都打破了中国核能行业大件设备吊装的纪录。中法联合体团队克服国内外疫情对人员派遣、工机具采购、办公生活等诸多不利影响,经中核集团统筹谋划,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精诚协作,携手通过本次吊装“大考”。

中核集团ITER项目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华电与印尼、俄罗斯、越南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建成我国在俄罗斯首个大型电源项目——捷宁斯卡娅热电站、印尼巴厘岛电站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海外,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疫情期间,中国华电着力保障海外已建成项目恢复生产秩序、在建项目保持较好进度、合同订单保质保量完成,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践诺履约的决心和实力。

       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公司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首基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在历经15个小时后顺利完成,首基基础混凝土总浇筑方量为727立方米。面对该项目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的多重难度,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当地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浇筑前进行了多次会议及实地踏勘演练,对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取样、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并编制了混凝土浇筑施工专项方案,作为施工规范,为项目首基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提供了保证。

兵器工业集团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浇筑现场

       还有央企在力稳外贸“生命线”上下功夫。中远海运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全产业链贯通的优势,船队和全球航线服务始终没有中断,集团1300多艘船舶持续正常运营,全力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开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招商局集团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在今年前五个月的重箱进口量逆势同比增长9%,其中进口水果箱量更是取得同比增长50%的好成绩。 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每周挂靠超过100条亚洲航线,为进口东南亚水果提供便利、发达的航线网络。

招商局集团招商港口正在运行

       助力湖北疫后重振

       值得关注的是,为深入推动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国务院国资委还专门出台了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政策文件,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举措,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6月10日,三峡集团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合作协议。三峡集团积极投身于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战时状态为湖北省提供能源保障,累计向湖北省捐助资金1.7亿元,积极采购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同时,再向湖北省捐赠5亿元长江大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疫情影响水体及区域治理。三峡集团抓住湖北疫后重振的机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湖北省生态环保和能源领域投资建设近百个重要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华润集团全力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武汉解封后,集团立即加大在鄂投资,涵盖医疗健康、能源服务、城市建设与运营、高科技等领域,全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华润置地在武汉投资10个项目,投资总额530亿,已完成330亿投资;湖北红安华润希望小镇预计7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围绕民宿旅游开展产业帮扶。华润电力在湖北建设1个火电项目,已完成投资3.1亿元;风电项目17个,已完成投资10亿元。华润燃气计划对湖北城市管网新增投资总额10亿元,年内实现100个乡镇的管网全覆盖等等。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作为驻鄂央企,加快疫后在鄂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民生保障,积极参与湖北多地片区改造、生态综合治理、教育文体项目以及特色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助力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湖北疫后重振提供坚强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葛洲坝集团落实中央精神、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能建承建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重启到重生,中国大唐始终与湖北、武汉并肩作战、守望相助。在全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同时,中国大唐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要求。截至目前,湖北籍企业中标中选中国大唐项目达87个、金额2.39亿元。中国大唐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助力湖北产业链供应链尽快恢复“添砖加瓦”。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武汉开发区建设国家电投集团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打造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基地分为三期建设,其中首期投资16亿元,建设包括氢能关键材料研究院和中试生产线、燃料电池量产线。该项目的引进,将助力武汉开发区构建氢能核心产业链,建设国家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氢能应用示范中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标志,也是巩固中国制造竞争优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中央企业将继续加强全球产业链的合作,在稳产业链中上下联动、以变应变、危中抢机,让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跑出“加速度”,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贡献中国力量。(撰稿:陈枭)

版权所有: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高效协同 全线联动 中央企业为全产业链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06-30

       产业链协同复工达产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并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受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影响,如何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2020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视频会议中提出“三稳四保一加强”的工作要求时强调,要稳产业链,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龙头牵引作用,打通供应链、协同上下游,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影响力带动力和全产业链优势,用共赢理念为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在保障就业民生、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打通堵点协同优化

       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中央企业除了自身坚持常态化防疫、抢抓工期外,也加速释放产业链能量,多策并举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单位通力合作,优化布局,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核集团中国铀业突破发展瓶颈,抓住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天然铀产供销储一体化体系能力建设,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运营管控团队,积极把握国际市场天然铀价格的波动变化,拓展国际市场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加速退出低效高风险的贸易业务,加快向环保产业、地灾治理等优势产业转型。今年4月至5月,中国铀业各单位新签销售和市场服务合同42亿元。

中核集团中国铀业技术人员工作现场

       日前,由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通过航空工业成都所、中航无人机系统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实施,圆满完成了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该项目通过赋能无人机平台,解决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瓶颈难题,促进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航空工业集团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航空工业“翼龙”飞行前系统联试

       近日,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就已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展开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发布中国商飞供应商开发需求指南、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成立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飞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联盟等,共克技术关、共建产业链。截至目前,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中已有数十家企业与中国商飞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一大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大飞机产业发展,打造了央地融合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协作的典范。

       为解决煤炭行业的诸多痛点问题,6月18日,中国移动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阳煤集团、中煤科工、华为公司等70多家单位成立5G智慧矿山联盟,并在阳煤集团新元煤矿正式落成国内首座5G煤矿,实现了煤矿智慧化管理。5G智慧矿山联盟以“5G赋能产业,合作生态共赢”为愿景,联合各方力量构建智慧矿山合作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导资源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行业产业链持续稳定发展。

       重点工程辐射带动

       作为主力军、国家队,中央企业在产业链上处于关键环节,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央企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协调推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产业链顺畅运转。

       越是形势严峻,越考验战略定力。中国海油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积极应对低油价挑战的同时,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一系列重点油气开发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包括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完成首口开发井作业(P2-3),我国最大水深海底管线铺设项目首阶段完工(P4-5)等等,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据了解,陵水17-2气田预计2021年投产后将稳产十年,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中国海油陵水17-2气田开发钻完井项目

       中国大唐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化新能源材料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加快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完善与协同,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从困局中走出来。“昆明文笔山二期风电项目如期投产!”“黑龙江威虎山二期风电项目如期投产!”……砥砺前行的中国大唐,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复苏。以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其包含塔筒、叶轮、刹车系统、偏航系统等近400个设备零件,涉及到上下游大大小小各类型制造业企业。中国大唐与相关企业协同共生,推动了产业链条上各方的共赢。

       为进一步落实“六稳”举措和“六保”任务,国机集团北起院5月8日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抢抓工期进度,全力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5月8日至今,北起院起重工程事业部共进行17次投标,完成15个项目的图纸设计、15个项目现场的道路勘探、9个项目的吊装、16个项目的指导安装、19个项目的安装调试、22个项目的售后培训与维保、11个项目的工程回访等任务。仅一个月时间,人员出差、项目对接次数达100余次。

国机集团北起院生产车间现场

       中交集团深中通道项目全面推进,为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提供有力支撑。深中通道是集“隧、岛、桥、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囊括多个“世界之最”。目前,中交集团近4000名工作人员分布在西人工岛、桂山岛、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等作业区,565台(套)大型设备正在紧张忙碌,“大兵团”作战的局面已经形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推进大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发展。

       海外项目平稳运行

       中央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境外单位分布在185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央企业海外项目勇挑大梁,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保障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平稳进行。

       当地时间5月28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达1250吨的杜瓦底座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拉开了ITER主设备安装的序幕。这是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疫情严峻时期“逆行”法国,“核”力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其起吊重量和安装精度都打破了中国核能行业大件设备吊装的纪录。中法联合体团队克服国内外疫情对人员派遣、工机具采购、办公生活等诸多不利影响,经中核集团统筹谋划,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精诚协作,携手通过本次吊装“大考”。

中核集团ITER项目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华电与印尼、俄罗斯、越南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建成我国在俄罗斯首个大型电源项目——捷宁斯卡娅热电站、印尼巴厘岛电站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海外,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疫情期间,中国华电着力保障海外已建成项目恢复生产秩序、在建项目保持较好进度、合同订单保质保量完成,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践诺履约的决心和实力。

       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公司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首基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在历经15个小时后顺利完成,首基基础混凝土总浇筑方量为727立方米。面对该项目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的多重难度,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当地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浇筑前进行了多次会议及实地踏勘演练,对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取样、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并编制了混凝土浇筑施工专项方案,作为施工规范,为项目首基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提供了保证。

兵器工业集团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浇筑现场

       还有央企在力稳外贸“生命线”上下功夫。中远海运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全产业链贯通的优势,船队和全球航线服务始终没有中断,集团1300多艘船舶持续正常运营,全力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开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招商局集团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在今年前五个月的重箱进口量逆势同比增长9%,其中进口水果箱量更是取得同比增长50%的好成绩。 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每周挂靠超过100条亚洲航线,为进口东南亚水果提供便利、发达的航线网络。

招商局集团招商港口正在运行

       助力湖北疫后重振

       值得关注的是,为深入推动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国务院国资委还专门出台了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政策文件,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举措,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6月10日,三峡集团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合作协议。三峡集团积极投身于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战时状态为湖北省提供能源保障,累计向湖北省捐助资金1.7亿元,积极采购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同时,再向湖北省捐赠5亿元长江大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疫情影响水体及区域治理。三峡集团抓住湖北疫后重振的机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湖北省生态环保和能源领域投资建设近百个重要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华润集团全力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武汉解封后,集团立即加大在鄂投资,涵盖医疗健康、能源服务、城市建设与运营、高科技等领域,全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华润置地在武汉投资10个项目,投资总额530亿,已完成330亿投资;湖北红安华润希望小镇预计7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围绕民宿旅游开展产业帮扶。华润电力在湖北建设1个火电项目,已完成投资3.1亿元;风电项目17个,已完成投资10亿元。华润燃气计划对湖北城市管网新增投资总额10亿元,年内实现100个乡镇的管网全覆盖等等。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作为驻鄂央企,加快疫后在鄂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民生保障,积极参与湖北多地片区改造、生态综合治理、教育文体项目以及特色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助力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湖北疫后重振提供坚强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葛洲坝集团落实中央精神、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能建承建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重启到重生,中国大唐始终与湖北、武汉并肩作战、守望相助。在全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同时,中国大唐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要求。截至目前,湖北籍企业中标中选中国大唐项目达87个、金额2.39亿元。中国大唐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助力湖北产业链供应链尽快恢复“添砖加瓦”。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武汉开发区建设国家电投集团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打造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基地分为三期建设,其中首期投资16亿元,建设包括氢能关键材料研究院和中试生产线、燃料电池量产线。该项目的引进,将助力武汉开发区构建氢能核心产业链,建设国家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氢能应用示范中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标志,也是巩固中国制造竞争优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中央企业将继续加强全球产业链的合作,在稳产业链中上下联动、以变应变、危中抢机,让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跑出“加速度”,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贡献中国力量。(撰稿:陈枭)

版权所有: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